血余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4-04-28 10:21:55 阅读:254

血余

别名

发髲、乱发、发灰子、头发、血余炭、人发灰

功效

止血;化瘀利尿生肌。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流火;烫伤

①《本经》:"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

②《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

③《药性论》:"能消瘀血。"

④《唐本草》:"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利,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丁肿,骨疽,杂疮。"

⑤《日华子本草》:"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灰,勿令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也。"

作用

1.抑菌作用:实验证明血余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凝血作用:血余炭有缩短出血时间和收缩粘膜毛细血管的作用。止血:血余炭水煎液或醇提液10g/kg腹腔注射,可缩短小鼠出血时间,而头发水煎液及醇提液同样剂量无止血作用;血余炭醇提液20g/kg或血余炭粗结晶25mg/kg腹腔注射,可缩短大鼠凝血时间;血余炭粗结晶12.5mg/kg静脉注射,可使大鼠血小板聚集。血余粗结晶8mg/kg静脉注射,可显着缩短家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对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说明对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有促进作用;10mg/kg静脉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大鼠血浆cAN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降低。血余炭粗结晶1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均有增强趋势,并显着的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着降低血小板环核苷酸的含量,其凝血作用与所含有机物有关。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钱;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副作用

毒性:血余炭水煎液灌胃及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90.9g/kg及26.18g/kg;血余炭醇提液灌胃及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09.27g/kg及22.67g/kg头发水煎液,醇提液灌胃及腹腔注射1000g/kg,小鼠均无死亡。

成分

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角蛋白,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另含或多或少的黑色素。
灰分中含下述金属(按含率大小顺序):钙)钠)钾)锌)铜)铁)锰)砷。
人发炮炙成血余炭时,有机成分破坏炭化,其中的有机成分未详,无机成分已如上述。

性味

味苦;涩;性温
①《本经》:"苦,温。"

②《别录》:"小寒,无毒。"

③《饮片新参》:"苦,涩。"
归肝;胃;肾经

宜忌

胃弱者慎服。

归经

归经_肝经

加工采集

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称"血余炭"。制法:将净发置煅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斫成小块。

药材鉴别

血余炭,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色乌黑而光亮,表面有多数小孔,如海绵状。质轻而脆,易碎,断面呈蜂窝状,互碰有清脆之声。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以色黑、发亮、质轻者为佳。

药用部位

为人的头发。

临床应用

①治疗各类出血
取血余炭2.5两,干藕片5两,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煎液合并过滤,文火浓缩至100毫升。一般用量每次10毫升,日服2次;重症每次15~20毫升,日服3~4次,必要时每4小时服1次,直至出血停止。遇有出血倾向,亦可先期服用预防出血。对于外伤出血,口鼻腔及齿龈出血,可配成软膏外用,或径将血余炭粉撒涂于患处。临床治疗各种出血(包括咯血、呕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口鼻腔齿龈出血及紫癜等)共100余例,均收到比较显著的效果。认为较仙鹤草素及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剂效果为佳。又有用血余炭1~3钱,加入鲜藕汁20~40毫升中口服,每日3次;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共25例,治愈23例。此外,用血余炭细末合等量马勃粉或适量乌梅炭蒸气消毒后涂于出血处治疗鼻衄,亦有效。
②治疗烫伤
取血余炭研细和以适量凡士林调匀涂于创面。用时先将创面洗净,如有水泡,剪破后用消毒棉球拭干。涂药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头面部每天涂1次,其它部位每隔2~3天1次。

来自何书

《本草蒙筌》

常见药方

①治咳嗽有血:发灰,入麝香少许,酒下。(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鼻衄,眩冒欲死:烧乱发,细研。水服方寸匕,须臾更吹鼻中。(《梅师集验方》)
③治诸窍出血:头发、败棕、陈莲蓬(并烧灰)等分。每服三钱,木香汤下。(《圣惠方》)
④治齿缝出血:头发,入铫内炒存性,研,掺之。(《中藏经》)
⑤治肌衄,血从毛孔而出:胎发烧灰,罨之。(《证治要诀》)
⑥治溃疡病出血:血余炭、侧柏叶等量,共研粉。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克。(北京《中草药制剂资料选编》)
⑦治泻血脏毒:血余半两(烧灰),鸡冠花根、柏叶各一两。上为末,临卧温酒调下二钱,来晨酒一盏投之。(《普济方》血余散)
⑧治妇人血淋及尿血涩痛:乱发一两,牛耳中毛半两。上二味同烧为灰,细研。每于食前,以温水调下半钱。(《圣惠方》)
⑨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烧乱发,酒和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⑩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⑾治妇人卒小便不通:乱发如拳大,烧灰,细研。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⑿治石淋:发髲烧灰,水服之。(《肘后方》)
⒀治黄疸:烧乱发,服一钱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⒁治诸黄及阴吹: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金匮要略》猪膏发煎)
⒂治带状疱疹:血余炭三钱,雄黄三钱。共研细末。香油一两调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⒃治久疮不合:乱发、露蜂房、蛇蜕皮各烧灰存性。每味取一钱匕,酒调服。(《苏沈良方》)

上一篇:甜瓜茎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雕骨的功效与作用

相关阅读:

  • QQ扫雷群分享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5-03-07 23:46:25阅读:300
  • 支付宝二维码扫雷群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5-03-07 23:45:45阅读:296
  • 刺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茶饮副作用误以洋槐幼芽及幼叶作副食品,可因机体对洋槐过
    时间:2024-05-14 12:44:29阅读:1953
  • 辣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兔儿草、铜锤草(《云南中草药选》)。功效《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血。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伤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离体蛙心的房室节律发生显著紊乱。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
    时间:2024-05-14 12:24:27阅读:1697
  • 芦荟根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鱼胆根、斩龙剑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荟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成分1.库拉索芦荟 叶含蒽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
    时间:2024-05-14 12:09:34阅读:1615
  • 细叶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功效《中国药植图鉴》:"叶及茎,研末或熬膏敷肿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脑、24-亚甲基环木波萝烷醇、β-香树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凉归经肝
    时间:2024-05-14 11:45:10阅读:1518
  • 乌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治妇人红崩,水煎,点水酒服。加工采集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态植物形态详"滇常山"条。药用部位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态详"滇常山"条。来自何书《滇南本草》
    时间:2024-05-14 11:28:18阅读:1420
  • 鹗骨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睢鸠、王睢、鱼鹰、下窟乌、雕鸡、食鱼鹰功效《纲目》:"接骨。"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归经肾经加工采集为鹰科动物鹗的骨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态鹗,
    时间:2024-05-14 11:04:34阅读:1372
  • 山甘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治小儿疳积,产后风,腰骨酸痛,乳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性味《闽南民间草药》:"甘,平,无毒。"加工采集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根。药用部位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根。植物形态详"山
    时间:2024-05-14 10:47:29阅读:1342
  • 块茎糙苏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野山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功效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毒,驱梅。"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月经失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
    时间:2024-05-14 10:22:54阅读:1290